近几年,钢筋混凝土污水池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。通过我国尚在运营的污水池混凝土病害的实例分析发现,大量的污水池实际使用寿命远远低于原设计寿命。
影响钢筋混凝土污水池耐久性的主要内在因素是钢筋锈蚀、混凝土碱集料反应、冻融损坏和酸碱侵蚀。而这些破坏过程以酸碱性物质的存在和参与为主,所以污水池 防水是确保因结构腐蚀,钢筋锈蚀,造成结构开裂最关健的屏障,污水池防水对污水池耐久性的影响至关重要。有了防水屏障,可大大提高污水池的耐久性,同时也
符合“预防性养护”的指导思想。因此,污水池防水意义重大深远,在研究、设计、施工与维护管理等诸环节中,应给予高度重视。
一、国内污水池防水的现状
我国污水池防水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,其防水材料、性能检测与施工工艺等仍沿用房建工程的防水技术,尚未形成一套适用于污水池防水专用技术。由于房建和污
水池结构在使用条件和环境上存在较大区别,房建防水技术应用在污水池防水工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,如:防水层与污水池结构面的粘结强度不足出现早期破坏;防 水材料本身质量无法适应污水池所处的比房建更恶劣的环境条件(曝晒、雪冻、重金属、酸碱、污水)和大容量使用要求而过早丧失防水作用;由于防水层有一定的
厚度并存在较大的分离性和脱落性,形成“两张皮”,铺装层无法与下部结构形成坚实的整体,在直接承受剧烈大容量含有重金属的酸碱水,就容易产生水平方向破
坏力,往往使用不久,即发生铺装层大面积破坏(这可能是污水池结构面容易出现结构开裂的原因之一)。
二、污水池防水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改进
(一)基本要求
同建筑防水一样,污水池防水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,材料、设计、施工和维护管理等都是这一系统中的重要因素。其中材料是基础,设计施工是保证。目前我国的污
水池普遍采用传统防水材料,使用寿命极为有限。在此前提下,防水选材必须适应污水池施工的特殊功能与环境条件的要求,主要有以下几点:
1、防水材料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、耐酸性、耐碱性,确保防水层不易被强酸强碱给降解而破坏。
2、防水材料必须具有较好的低温抗裂性,在冬季条件下能有效的遏制结构面的开裂。
3、防水材料必须同时与混凝土具有较强的亲和性,以保证二者之间的构成一体,形成稳定的不可分层的功能。
4、污水池正式投入使用后,渗漏治理难度很大,因此污水池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必须保证一次合格,而且必须保证桥面施工过程中防水层不受侵害。
(二)传统做法与整体性防水的差异性
传统的污水池防水层一般采用沥青基、高分子基和水泥基防水材料,这些材料都是以防水薄层形式形成“薄膜式”隔水层。这种“薄膜式”防水层由于存
在着粘结力不足、易破损和缺乏整体性等缺陷,对污水池的防水保护无法起到整体化、系统化的作用。污水池防水(即“薄膜式”防水层)只是一个主要部分,无法
做到从表及里、从面到边的整体性密封防水。
针对 “薄膜式”防水层的不足,另一种防水方式——整体性防水可以弥补其缺陷。整体性防水主要采用混凝土渗透结晶密封防水剂作为材料,其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一定深度,增强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防水性能,形成“结构防水一体化系统”。
混凝土渗透结晶密封防水剂是以碱金属硅酸盐溶液为基料,加入专有技术的催化剂和添加剂,经混合反应而成的比重比水大、粘度比水小的无机溶液。其具有优于水的渗透性能,喷洒于混凝土表面后能自然渗入内部,并促进钙离子释放,反应后形成的硅酸钙凝胶(弹性水泥)堵塞缝隙和毛细孔洞,使混凝土一定厚度的表面具备长期的防水效果,阻止以水为载体的酸、碱、盐、CO2、SO2等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,提高混凝土抗风化、抗冻融、减缓碱骨料反应的能力,同时这种凝胶又具有呼吸透气性,混凝土内部的潮气完全可以向外散发出来,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污水池的耐久性。
同“膜层式” 污水池防水方式相比,整体防水为污水池防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,它的优点在于:
1、渗透结晶密封防水剂能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一定深度(几毫米至几十毫米),同混凝土形成一体,且属于无机材料,具有长期防水寿命;
2、适用范围广,能施工到污水池的各种部位和节点;
3、施工简便,采用喷洒法施工,2~3遍即可,养护方法简单,养护期短;
4、对基层表面要求不严,只需无积水、清除粉尘、油污即可;
5、对表面状况无特别要求,适应于各种几何形状,不存在边缘、收口问题;
6、无毒、无味、不燃,属环保型防水技术。
|